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Combat Aircraft Radars】战鹰之“眼”——全球战斗机雷达新进展

来源:信息发布     作者:信息发布人员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9日     浏览次数:         

  不管未来战争样式如何变化,掌握制空权与否都会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在夺取空中优势、摧毁敌方武力、实施战略威慑与战争制胜过程中,空中战鹰——战斗机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战斗机正是凭借其“火眼金睛”——雷达,占尽先机优势,达到“先敌发现,先敌打击、先敌摧毁、先敌制胜”的目的。

  机载雷达使战斗机具备“先敌发现,先敌打击、先敌摧毁、先敌制胜”的能力

  从二战时期雷达产生至今,战机雷达的功用和性能都已大为改观。目前先进战机雷达多采用有源相控阵(AESA)技术。AESA的诸多优势,包括无需转动天线即可增大视场(FOV)、多任务模式之间可快速切换、“适应性降级”、确保获得最大空/海/地态势感知等,使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战机雷达的主导技术。

  美国雷声公司是有源相控阵(AESA)技术的领跑者

  正是拥有了先进的雷达,才使第五代战斗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战斗机。不过,相比传统机械扫描雷达,AESA雷达价格较为昂贵,因而在军费紧张情况下,机扫雷达仍有相当的吸引力。

  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有源相控阵(AESA)针对台湾推出的繁体中文技术产品手册

  战机雷达的频段通常选择X波段(8.5~10.68GHz)。这是因为,在雷达设计中,很难找到适用海、陆、空所有环境的完美方案,其频率选择通常需要折衷权衡考虑,而其中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则是大气水分(湿度)对雷达射频能量的影响,因为它会降低雷达性能。相对而言,X波段对大气湿度有良好的穿透性,因此独具优势。同时,X波段天线尺寸灵活,可安装在飞机前端,不会影响战机性能。此外,X波段雷达的监视范围达185.2公里以上,有助于战斗机在远距离上准确探测和识别目标。

  战机雷达的频段通常选择X波段(8.5~10.68GHz)

  当今世界领先战斗机雷达近期发展情况如下:

  美国

  作为战斗机雷达前沿技术的风向标,美国正在实施多项战斗机雷达升级计划,近期最主要是美空军“战斗机航空电子设备按计划扩展”(CAPES)计划。该计划从2012年起启动,旨在对F-16C/D航电系统(包括雷达)升级。美空军打算在F-35A“闪电II”服役之前,对300架现役F-16C/DBlock-50/52“战隼”实施CAPES升级,其中包括采用新型AESA雷达替换其原X波段AN/APG-66雷达。2013年8月,CAPES主合同商洛·马公司选定诺·格公司AN/APG-83波束捷变雷达(SABR)作为新雷达首选。

  F-16系列战机沿用多年的AN/APG-66雷达将逐步由新系统取代

  AN/APG-83雷达基于诺·格公司已有的AN/APG-77和AN/APG-81的大量先进技术,后两款雷达已装备F-22A“猛禽”战机和F-35A/B/C“闪电II”。AN/APG-77有两种型号,即“香草”AN/APG-77和AN/APG-77(V)1,后者具有更优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地面移动目标指示和自动目标识别能力。这三种工作模式确保F-22A能有效执行空-地作战任务。

  F-22A“猛禽”战机装备的AN/APG-77雷达

  F-35“闪电”战机装备的AN/APG-81雷达

  然而,由于美国军费预算紧张,美空军于2015年被迫取消了CAPES计划。截止2016年2月,CAPES计划尚无复苏迹象。不过AN/APG-83仍在研制生产中,目前是美国外销型F-16V战机的标配。

  诺·格公司AN/APG-83波束捷变雷达(SABR)

  西欧

  欧洲雷达行业“三巨头”——欧洲雷达联合体、塞莱斯公司和泰利斯公司,分别为欧洲空中“三雄”——欧洲“台风”、法国达索“阵风”及瑞典萨博JAS-39E“鹰狮”战斗机提供CAPTOR-E、RBE-2和ES-05雷达。

  欧洲雷达行业“三巨头”的雷达生产研发实力不容小觑

  CAPTOR-E由欧洲雷达联合体研制生产,其最引人注目的设计特点之一是未采用固定阵天线形式,而是采用了称之为“旋转斜盘”的独特倾转大天线阵面。其AESA天线可在多个方向倾斜俯仰,使“台风”战机雷达视场达120°以上;同时还降低了雷达旁瓣信号。CAPTOR-E将装备德国、西班牙和英国的“台风Tranche-3”战机,取代现役“台风”装备的老款“CAPTOR”机扫阵雷达,目前尚在开发测试中。

  欧洲“台风”战机的新型CAPTOR-E雷达

  ES-05“大乌鸦”AESA雷达同样采用“旋转斜盘”设计,由塞莱斯公司研制,工作频道X波段,主要装备巴西和瑞典空军的萨博新型JAS-39E“鹰狮”战机。

  “鹰狮”JAS-39E战机的ES-05“大乌鸦”雷达

  另外,“鹰狮”JAS-39C/D也配装萨博公司的PS-05A Mk.IV雷达。该雷达由PS-05A Mk.III型发展而来,其目标探测距离有大幅提升,相当于III型的150%左

  右。此外,对直升机和低截获概率目标的探测能力也有所增强。该雷达采用新型后端,包含激励器和处理器。但为了降低成本,IV型仍保留了III型的机扫天线。新型雷达将为“鹰狮”JAS-39C/D战机的机载武器——包括AA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流星”、“麻雀”、“响尾蛇”空-空导弹等,提供精确目标指示。该雷达除装备瑞典皇家空军外,同时也是外销型“鹰狮”JAS-39C/D战机用户的配套装备。

  “鹰狮”JAS-39C/D的PS-05A Mk.IV雷达

  RBE-2是第一部在欧洲服役的AESA雷达,由泰利斯公司研制,工作频段为X波段雷达,于2014年装备法国空、海军的“阵风-A/B/M”战机。该雷达可实施同步空-空和空-地目标指示、地形跟随和规避,并可检测掠海低飞目标,其开放式体系架构可供雷达未来升级。

  法国“阵风”战机的RBE-2雷达

  俄罗斯

  俄罗斯的军事电子系统研制设计向来独树一帜。近年来,通过国际合作完成,俄罗斯军工电子和元器件技术进展迅速。其战斗机雷达的设计单位主要包括法扎特龙研究所和季霍米洛夫仪器制造研究所(NIIP),为俄空军米格-29/-35、苏-27/-30/-35以及最新T-50战机提供“甲虫”(Zhuk-AE)、N-001V“剑”(Myech)、NIIP N036“松鼠”等先进雷达。

  俄罗斯Rostec工业集团在航展上展示的战机雷达

  “甲虫-AE”属俄罗斯法扎特龙研究所的“甲虫”系列雷达,包括“甲虫-A/AE” FGA-29和FGA-35版本,其中,FGA-29目前装备俄海军“米格-29K/KUB”舰载机,探测距离为129.6公里;FGA-35主要装备俄空军“米格-35”战机,探测距离为200公里。该雷达由1064个T/R模块组成,平板缝隙阵列天线的直径为624毫米,可同时跟踪20个空中目标、对4个目标攻击。根据目前的计划,法扎特龙研究所将于2017年底到2018年初开始向俄空军交付“甲虫-AE”雷达。

  “甲虫”系列雷达包括“甲虫-A/AE” FGA-29和FGA-35版本

  “甲虫”系列也是俄罗斯一款重要的出口外销雷达。2012年,印度空军订购了80套“甲虫”(Zhuk-AE)雷达,装备其相应数量的苏-30MKI战机。

  “甲虫”系列也是俄罗斯一款重要的出口外销雷达

  法扎特龙研究所的产品还包括N-001V“剑”(Myech)系列X波段雷达,探测距离为140公里,适用于苏-27/30等大型战机。该系列还包括N-001VE、N-001VEP等改型。采用新型处理器,使雷达能够截获单个目标,并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N-001VE是目前俄罗斯已经定型、并投入使用中的雷达系统,具备同时对空和对地/海目标探测能力,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雷达。俄空军有15架苏-27/30 飞机装置了这一雷达系统,它们也成为俄空军苏-27/30机群中首批真正的多用途战斗机。另外,哈萨克斯坦也从俄罗斯采购N-001V升级其苏-27UB和苏-27UBM2战机,且已于2010年完成交付。

  苏-27/30装备的N-001V“剑”(Myech)系列雷达

  俄罗斯新型T-50(PAK-FA)第五代战斗机将装备由季霍米洛夫仪器制造研究所(NIIP)研制生产的NO36“松鼠”雷达。N036系列包含为俄T-50战机研制的3款有源相控阵雷达,分别是N036-1-01型X波段主火控雷达、N036B-1-01型X波段侧视雷达以及N036L-1-01型L波段襟翼雷达,由N036UVS型计算机统一进行信息处理。N036B-1-01雷达置于T-50座舱下方两侧,重视对地探测功能。两副X波段天线使雷达视场大大扩展,探测距离达400公里,能同时跟踪30个空中目标和4个地面目标、拦截8个空中目标。N036-1-01的飞行测试已经于2012年7月开始,截止2013年9月,包含雷达试验的T-50试飞已经接近100次。按计划,俄罗斯空军应在2020年前完成NO36雷达采购工作,目前尚在研制生产中。

  N036-1-01 X波段主火控雷达

  装备到机翼下方的N036B-1-01侧视雷达

  三款之中,最吸引眼球的当属N036L-1-01型,其一大亮点则是结合L波段天线,强调对敌我识别和电子战功能的综合集成,此外,据猜测也可能实现对隐身目标的探测。雷达天线发射单元呈块状排列,每块包含4个单元,每个襟翼内共有3个块状单元呈线状排列,共计12个子发射单元。它主要面向苏-27/30/35系列战斗机改进及装备新一代T-50战机。

  综合敌我识别功能的N036L-1-01襟翼雷达

  ELTA公司的EL/M-2032雷达可配装多款战机

  EL/M-2032是一种先进多模多任务机载火控雷达,具备空-空、空-地和空-海探测能力,主要支持空-空作战和攻击任务。其模块化设计、软件控制和灵活的航电接口,使该雷达可配装多款战机,包括F-16、F-5、“幻影”、“鹞”、F-4、米格-21等,也可以按特定用户需求定制。在空-空模式下,雷达为远程武器打击提供目标探测和跟踪,同时在近战中可进行自动目标捕获;在空-地模式下,雷达可提供高分辨率SAR图像、通过RBM、DBS和SAR成像实现地面目标探测和跟

  踪;在空-海模式下,具有远程目标探测和跟踪,包括ISAR目标分类功能。探测距离为150公里。

  适用于多款战机的IAI EL/M-2032雷达

  EL/M-2052是EL/M-2032后继型,技术上更为先进,支持保持空中优势和实施高级打击任务,主要用于F-15、米格-29、“幻影2000”和印度国产“光辉”战机。该雷达采用全固态有源相控阵技术,有1500个以上T/R组件(F-22雷达为2000个),具有高冗余度、高可靠性和良好的抗电子干扰能力。。其工作模式有很大改进,在空-空模式下可实现超远程探测,在空-海模式下,探测并跟踪296公里,雷达视场为200°,同时实现多目标检测和跟踪,最多达64个,并支持多武器同步打击任务。

  EL/M-2052雷达雷达采用全固态有源相控阵技术

  印度海军有9架“海鹞”FRS.51战机在2008年至2011年间装备EL/M-2032雷达;印度空军在2012年订购100套该款雷达,作为其1.5亿美元SEPECATJaguar-M/S对地攻击飞机现代化计划的一部分;此外,印度国产“光辉”(Tejas)战机也装备EL/M-2032雷达(也有报道称,印、以或将为该战机联合开发另一款新型AESA雷达)。

  2011年印度航展上展示的搭载EL/M-2032雷达的印度国产“光辉”(Tejas)战机

  韩国的FA-50战机将装备EL/M-2032雷达。不过,IAI公司正在向韩国四代半战机(KFX试验型)推出其升级款EL/M-2052雷达。与此同时,萨博公司也在联合韩国航空公司(KAI)推出CAPTOR-E AESA雷达。

  韩国新一代战机搭载的AESA雷达充满竞争

  萨博公司在首尔航展上推销其AESA雷达

  亚太地区多国的F-16V“蝰蛇”战斗机则首选了诺·格公司AN/APG-83雷达。F-16V是台湾、韩国、新加坡等国F-16A/B/C/D战斗机现代化升级后的平台。台湾现役140余架F-16A/B战斗机预计将花费58亿美元升级到F-16V标准;新加坡空军于2015年确定用AN/APG-83为其约60架F-16C/D战机升级。

  亚太地区多国的F-16V“蝰蛇”战斗机首选诺·格公司AN/APG-83雷达

  韩国空军曾一度打算采用雷声公司的新型先进作战雷达(RACR)对其134架F-16C/D的AN/APG-68(V)7雷达升级。当时,作为韩国航空平台顶层升级计划的一部分,韩国最初选定BAE系统公司作为牵头商。不过,在2014年11月韩方终止合同,并于2015年12月重新敲定洛·马公司为主承包商,而RACR雷达也随之改更换成AN/APG-83。

  韩国空军曾一度打算采用雷声公司的新型先进作战雷达(RACR)对其134架F-16C/D的AN/APG-68(V)7雷达升级

  2015年10月,装备AN/APG-83雷达的新型F-16V首次试飞成功。按诺·马公司总经理的说法,“这次飞行是F-16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新型F-16V有诸多改进,其宗旨是保持F-16处于国际安全领域前沿,巩固其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经过实战检验的第四代战斗机地位。”

  装备AN/APG-83雷达的新型F-16V

  与此同时,美国仍在向亚太地区力推其传统AN/APG-68(V)9雷达。2012年,美国向伊拉克空军提供4套作为其24架F-16C/D的备用雷达。阿曼皇家空军的14架F-16C/D也订购了3套备用,并已于2014年交付装备。巴基斯坦在2009年至2014年共采购45套,装备同等数量的F-16A/B战机,作为向F-16C/D升级途径。泰国皇家空军订购18套,主要是对其39架F-16A/B的其中18架进行现代化升级,交收期为2017年。土耳其在2010年至2014年接收了165套,作为其F-16C/D现代化升级设备。在架构方面,AN/APG-68(V)9继承发展了AN/APG-68,不仅使作用距离提高30%,而且还增加了SAR模式。

  AN/APG-68(V)9雷达在亚太机载火控雷达市场仍占有一席之地

  另外,日本航空自卫队于2007年至2014年采购了70套AN/APG-63(V)1系统装备其F-15J战机。AN/APG-63(V)1型是由AN/APG-63发展而来,可同时跟踪14个目标、对6个目标发起攻击。

  目前日本F-15J战机装备的还是AN/APG-63(V)1雷达

  约旦皇家空军于2007年至2009年采购了17套AN/APG–66X波段雷达装备其F-16A/B,该雷达作用距离为150公里;于2011年至2012年采购了22套AN/APG-67 X波段雷达装备其T-50I/TH/B“金鹰”系列高级战斗教练机,该雷达作用距离为148公里。

  约旦皇家空军F-16A/B战机装备的的AN/APG–66 X波段雷达

  其他国家

  近年来,在全球战斗机现代化计划推动下,各国战机雷达更新换代的势头不减。

  在全球战斗机现代化计划推动下,各国战机雷达更新换代的势头不减

  阿根廷海军航空兵于2009年从泰利斯公司购进10套“海葵”雷达换装其“超级军旗”战机的“龙舌兰”雷达。“海葵”雷达的探测范围约为100公里,有助于为机载武器AM-39“飞鱼”反舰导弹实现目标指示。此外,阿根廷空军2015年11月从IAI公司采购EL/M-2032雷达升级14架“幼狮”Block-60战机。

  换装“海葵”雷达的阿根廷海军航空兵“超级军旗”战机

  作为巴西航空平台现代化改进的一部分,巴西空军采购了塞莱斯公司的SCP-01“西皮奥”雷达升级其43架AMX-A1M战机,并于2013~2014年间交付;同时,塞莱斯公司正在向其交付Grifo-F雷达作为11架F-5M现代化改进。Grifo雷达工作频段为X波段,该系列还包括Grifo-S,其对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为92.6公里,对海/地目标探测距离为74公里。此外,巴西空军在2009年至2014年间,采购了12套EL/M-2032雷达装备到A-4KU“空中之鹰”战机。

  塞莱斯公司Grifo系列雷达

  塞莱斯公司Grifo系列雷达

  哥伦比亚空军在2007年~2011年间采购EL/M-2032雷达对其11架Kfir-C7战机进行现代化升级,使其达到Kfir-C10水准。

  航展上装备EL/M-2032的雷达哥伦比亚空军Kfir-C10战机

  全球战斗机雷达市场空前活跃,凸显出各国对这一设备的强烈需求。第五代战机及之后的新一代战斗机将装备更为先进的雷达,凭借锐利之“眼”保持空中优势。

  战鹰凭借锐利之“眼”保持空中优势

打印  |  关闭